语文阅读量大,语文成绩真的会好吗?
语文成绩的确和有效的阅读有非常大的关系。这里要重点说的是有效,注意是有效。
我想表达的有两层意思。
一,多阅读的肯定会比不阅读的习惯好。二,多阅读和有效阅读还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
现阶段k1-12包括prek,父母要做的 是在培养好孩子们良好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好孩子们进行日常的、有效的阅读。听起来是有点复杂,而且的确很多语文老师在这方面也是空白和家长一起且行且成长,但我们有小花生啊!有很多用心的父母在小花生分享各种阅读陪伴经验,况且国内外知名公众号可借鉴的方法很多,让我也获益匪浅。因为孩子一定是个性化的,适合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提高孩子们日常有效的阅读积累实乃重中之重。
借用黄玉峰老师的一套书《语文太重要》里前言所讲到的,语文的不同是人生的不同!像这类精选导读类书籍,给忙于工作疏于引导孩子有效阅读的父母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
除了看书的种类要多,看完书或知识输入后和孩子的讨论尤其重要,重要性程度不亚于基础泛读。和孩子聊各种不同话题,对提高思辨能力很有帮助。
孩子们能接触到的日常新闻、电影、经典名著、儿童报刊、扩展阅读、精读理解等,都是日常讨论话题的来源。我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学的路上,都会找话题来和孩子们交流。教孩子聆听,教孩子组织语言,教孩子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绪、自己的看法,对孩子们所吸收知识的理解度也有个反馈,从而更进一步做下一阶段下一目标的的计划。说白一点,学语文是学做人,了解你的孩子是具备合格的三观这一点非常重要,需要父母不断修正。语文成绩中阅读理解水平和具备正确的三观有直接关系!
再举个例子,观《我不是药神》之后的家庭讨论。
昨晚观影之前问kiros,请带着一个问题观影,为什么会有这个片名,看完后告诉妈咪!看完以后,kiros反问道:“妈咪,他明明自己就是药神为啥又说不是?”爸比告诉他,用否定来表示强调突出肯定。另一方面,是强调主人公人性的转变。父子俩更深层次的讨论是关于人的天性是善良,主人公勇哥本来不想再卖药因为他的近期人生目标已达成,可接二连三的事情发生,触动心弦让他下了狠心贴钱赔本也要继续卖药,不为别的只为出于人性的思考,送走儿子只因料定自己的监狱之灾,人生从此改变。
kiros也提了个问题。为什么那些去世的人还会出现在人群中脱下口罩?这个问题非常棒,妈咪用了两个层面解释,一是用幻想的表现形式来突出勇哥所做的事情意义非凡,对得起自己去世的朋友。二是用慢粒白血病患者脱口罩这个动作来表示大家对勇哥认可和尊重。这也是戳中妈咪泪点的一个场景……
最后问kiros印象最深的的是什么?他回答:金毛买好的回老家的火车票在事发后被勇哥发现,但人却已不在勇哥手握车票痛哭流涕。看完电影后他连续复述两次这个场景,说明那种失去的痛在娃心里有了份量……
孩子们积累词句,学习表达,熟读精思,开展多元化语文理解是良好的语文学习模式,只求循环往复、日益精进。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在我理解下,我们陪伴式成长对家长的要求更高,要不断寻求推进孩子们温故知新最合适有效的方式。
把这个问题抛给二宝作为今日日常讨论,这里补充几点二宝的意见:
1)只有在阅读里主动理解的词义和字句才能记得牢,结合段落章节的意境理解字句的表达
2)好的书如果看一遍理解的不够透彻,那就看两遍三遍,学问还得细细推敲
3)看懂一本书里的内容,可以用在同类阅读分析的题目上,举一反三,事倍功半
4)一般大考出题比较灵活,光靠刷题一定没有出路,所有的道理都在书里,看得多理解的多自信心积累后,遇到灵活的题目考起来就得心应手
5)哪怕是反复看三毛系列丛书,也会有很大收获,弟弟表示构建图和图之间的关联,对自学看图写话、观察人物表情、场景等细节非常有帮助
注:姐弟俩每天独立阅读中文书籍30-60分钟。
谈谈我家两个孩子的情况。儿子下半年读三年级,咿呀学语开始我就带着他翻布书,图画书;幼儿园三年进行亲子阅读(尚未给他认字,觉得上小学认字也不晚,老母亲刚好也能给他读读书,感觉挺好);上小学以后,一年级第一学期学了拼音后,偶尔自己拼读一些带拼音的书,主要还是亲子阅读;一年级寒假要求开始自主阅读,老母亲为了相应学校号召,开始了一个寒假的“拼读”陪伴,要求自己根据拼音进行有声朗读,从此走上自主阅读。
能进行自主阅读之后,常常是捧着书看个不停。看书已经变成他的一个爱好,如上图钢琴比赛后等待出成绩的空档,也会自己拿出本书阅读,到目前为止,平均每天阅读一小时左右。接着我来说说课内语文成绩(普通公立小学),平时成绩能在班级前十,作文写的中规中矩,在语文学习上并不需要特别花力气。
再来说说我们家另外一个娃。我的侄女,下半年读小学五年级。出生到上小学之前不曾进行亲子阅读;小学一年级到小学三年级不主动读书,偶尔借同学的书看看,简单粗暴了讲就是没有看书的习惯;四年级转校到我儿子同一个学校,老师要求每天坚持阅读,但是因为学习效率不高,每天并不一定能抽出阅读时间,估计一下阅读频率是每周读三次,每次半小时左右(因为没有长期的阅读习惯,阅读速度比较慢)。然后来说说我侄女的校内语文成绩,平时语文成绩班级中下,不会写作文(一到三年级靠作文选写作文,不能独立写作),截止到四年级期末考试,语文成绩班级中等,作文能独立写了,但是遣词造句,布篇还是很有问题,尤其一个问题比较突出:错别字比较多。
目前两个孩子都我带着,看这两个孩子的阅读习惯,我当下的感觉就是阅读和语文成绩是挂钩的。阅读不仅和语文成绩有正相关,而且阅读能力还会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最直接的反应就是数学学习。阅读能力强的小孩,解数学应用题往往很轻松,相反阅读能力弱的小孩,甚至连应用题都看不懂,直接影响数学成绩。
道一千说一万,我们家长必须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就算不是为了考试,能把看书作为陪伴一生的爱好,也是非常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