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一上学期中文阅读记(二) -35273手机登录网页版

2013
2020-2-12 11:26 原创 · 图片49

这个寒假有些漫长,但是每一天都过得平静,规律且充实。

先来记录寒假一日常规

一、早读

1、复习背诵两首古诗。

2、读五页《日有所诵》。一年级学段的诵读内容没有难度,都是朗朗上口的短句,很适合给小文盲找自信。儿子一直浸润在引进读物中,借此机会补充一下传统文化。

二、每日常规

我们的寒假计划有些项次跟老师的要求重合。

1、预习下册课文,录朗读或背诵的音频。

只需要把课文读通顺标记一下疑难字词,不做深入!保留上学后学习课文的新鲜感和期待,就那么单薄的几篇课文他们要又读又背又复习反复咀嚼一个学期呢!很多专家和特级教师都在抨击语文课堂教育一个学期死守一本教科书的局限性,但是千百年来一直喊教改依然故我啊,做父母的就多给孩子做课外阅读吧!

2、老师要求每天练字四行,发的小本本练完了,我开始用自己买的《默写能手》。儿子的语文老师教学很有章法,拼音笔画都讲得扎实又到位,儿子听讲很专注自诩“能不走神听100分钟”,哪个字是“悬针竖”啊“垂露竖”该“出脚”“顿笔”啊都熟记在心。 
 

假期里预习的生字,明显不如在学校时写得规范,因为妈妈小学时没遇到那么专业的老师呀。

名不虚传的基础练习册,妈妈们口口相传的《默写能手》,果然是智慧在民间! 
 

每天就给适量的练字任务,我更关注书写姿势和沉静的心态。

《默写能手》的生字以拓展组词形式出现,提供一个个小型的语境,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刚上学的孩子写别字,中学生的错别字让我苦不堪言,所以儿子的基础我要从小抓起!

3、刷牛津树,读raz和伴鱼。

自从外教回家过圣诞,纯正的语言环境就没了,自此孩子的输出明显就少了。假期延长后我们也将时间更多偏向于英语。

4、公文数学计算一页

如果公文数学教室来我们小城市,我第一时间把儿子送去。好羡慕大城市的资源。

5、自读绘本故事

这是针对初步具备自主阅读的小娃定制的,只喜欢听懒得自己读,只能以蜗牛的速度慢慢来了。有一天晚上陪读,儿子将分号前的一个字和分号后的一个字连起来读,老母亲憋到内伤肚子疼了一夜。

最大进步是《聪明豆》系列能自己读下来,寒假后期还流畅读完《乌鸦面包店》近1500字的故事,老母亲相当欣慰了,希望日积月累引起质变吧!

6、跳绳一分钟。

除了发烧咳嗽那几天,基本做到每天一分钟。虽然没有打卡我们自己记录的,借此让儿子认识到学习任务不是为打卡也不是为了老师,都是自己的事。我们从最初的40个/分到60多个/分,再后来80,100,120…160,这半年我们看到了坚持的力量!

  午休………

下午就剩下两项任务:

做数学思维10分钟。

看bbc纪录片或看自己痴迷的高铁视频甚至新闻。这段时间我们看了《水深火热的地球》《七个世界一个星球》《萌宠成长记》等等,时间那么宝贵,看记录片也只安排最值得付出时间的…

跟妈妈一起玩烘焙,做手工,跟爸爸玩车,搭乐高。

晚上:亲子阅读。

小结:这一天中除了吃喝拉撒和以上内容,其他时间大部分都在画画,听故事(《凯叔讲历史》)。画了几大本高铁作品了,过年期间还画了年画,创作了图配文日记。


好,接着记录寒假阅读书目~

一、绘本部分:

1、《小鼹鼠和蝉宝宝》

一只小鼹鼠在地下过着简单而平静的生活,有一天它遇到了迷路的蝉宝宝,于是热情邀请回家:喝蒲公英茶,吃刚烤好的、热乎乎的南瓜面包 ……从此两只小可爱生活在一起。

寒冬时在枯叶堆相拥而眠,春天时去采摘蒲公英花,夏天两人趴在泉水边看彼此的影子,秋天做南瓜派,冬天烤红薯 🍠 有滋有味的生活随四季流转,可是蝉宝宝有自己的生命特点,它们注定要分别 ……



软萌软萌的友谊,插画色调很有感觉。 

2、《风到哪里去了》

这本书是在旅行时酒店的阅读室里遇到的,就深深被迷住了!记得那个下雨不能外出的下午,我们一遍遍地读着这个故事。

“那么,风停了之后,又到哪里去了呢?”小男孩问。

“风停下来时,它其实是吹到别的地方,让那儿的树跳舞去了。”

“山到了山顶以后,又到哪里去了呢?”

“下了坡,变成山谷啊。”

极美!它用诗意的语言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深奥的万物循环往复世界上物质不灭的自然定律。 
 



诗歌体带有哲理意味,在绘本中不乏优秀作品。比如伊势英子绘图的《第一次提问》;凯迪克金奖《赶牛车的人》、《小岛》、《树真好》,《孩子的日历》(凯银奖);还有近乎无字书的《天亮了,打开窗子吧》我也收了,儿子丝毫不感冒,荒井良二粉自己留着欣赏!

3、伊夫·邦廷的作品一部分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粉邦廷的,寒假读了这三本。当时还发在朋友圈里的,截图过来不介绍了。

绘本的世界真的无限宽广美丽,只要你开始了解它,都会深深入迷,在败家的路上越滚越远的……哈哈哈。

扯远点:六七年前在我们小城市,绘本是新兴事物,小区的大姨大妈们看着我经常一箱一箱地往出租房里搬书,很不理解。“才那么小就要看书,孩子多累啊”之类。那些认为读书累的人肯定不爱读书,他们打心里认定“读书”是件劳神费力的苦差事。他们没有看到小孩子听故事时那种幸福又满足的眼神。我那勤俭持家的老母亲唠叨:“一本书翻来覆去就那么几句话,你的钱没地儿花了。”那年我带着比同龄人说话较早、20多个月就能自己讲一段故事的儿子回娘家,儿子那时已有非常丰富的语言体系,时常冒出让人惊喜又感叹的句子,从此我妈逢人就夸阅读的神奇。每到剁手季我几大箱子的书往家搬她都努力张罗着给腾地方,哈哈。

3、《不一样的卡梅拉》系列

早就该轮到这套啦~

我记得孕四个月时第一单绘本里就收了这群法国小鸡!“古老版本”第一辑6本,这几年读了几百遍吧?

后来有一本临时“失踪”,索性买了一套新的(升级为12本),绝对真爱。

这套书从儿子三岁开始一直读到现在,喜爱程度有增无减。现在非常怀念钱儿爸讲卡梅拉,一人饰多角色讲得精彩绝伦,很可惜因为banquan下架,guanpei 音频真是一言难尽……声音是一种艺术,没有对错但绝对有高下之分,高级的声音可以陶冶孩子的审美品味!在给孩子选音频故事时一定慎之又慎,仔细甄选……

对绘本稍有了解的家庭都有的一套书,名副其实,不做赘述。

4、《数学帮帮忙》系列一部分

大名鼎鼎的数学绘本,我个人认为是最经典最有趣的系列,相比每天拿出很多时间刷题,这种培养数学思维的阅读才是王道。我们的教育有时太急于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花点心思以有趣的形式让孩子吃透数学概念才是王道。

整套书涵盖了小学阶段的36个数学概念,每一本书都会讲述一个发生在孩子身边的故事,由故事中出现的问题自然地引入一个数学知识,然后通过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真正实现了在生活中用数学!比如,从帮助外婆整理散落的纽扣引出分类,从为小狗记录藏骨头的地点引出空间方位,从办校报的活动讨论象形统计图的作用和制作方法,从为造一座糖果小屋找材料学习加减法的计算等等。 
 

儿子的数学敏感期来得特别汹涌,活脱脱一个数字迷!这套书深得他的喜爱。马桶上、上课外课的路上都点名要看这个。超级喜爱!

另一套《汉声数学》名气也大得吓人,可能是内容更适合高学段的原因,不如帮帮忙有趣,让人容易接受。汉声的书装帧从来都是“送礼”绝不掉价的重工装帧,40多本精装几乎占去书架的一格!

我经常指着一面墙的书架跟老公尬吹:“看看我这几年打下的江山—”。好书太多不买来睡不踏实,买了书架挤不下,所以挣扎再三赫赫有名的数学绘本没有都收,想精读来着,更为节省空间(文科生对数学的偏见)。向来对体系庞大的绘本有天生的抗拒,总担心有鸡肋。由于功课做得勤且深,这几年极少失手。

5、一部分凯奖作品

看见凯迪克奖作品闭眼收,已经是绘本达人们公认的啦。

《诺亚方舟》读来禁不住语气变得庄严,很有宗教感觉的文字氛围。平尼克的绘图华丽恢弘!自从读了平尼克从小有阅读障碍后来六获凯奖的故事,对这位在国内尚且寂寂无名的插画大师充满敬意。他说:“推动我叙事的是对秩序、对称、美和情感的追寻。我想带领观众进入我的想象力世界——那是一个存在于这些图画中的世界。”





好喜欢威廉·史塔克讲故事!61岁“高龄”转行绘本领域,创作到96岁高龄,大师童心!

还读了啥记不清了……小花生帮我记着呢。

6、《我们的历史》10 1

计划着寒假涉猎一点历史方面的读物。

这些年听钱儿爸、凯叔讲过一些历史故事,《封神榜》啦《三国》啦,还借着听成语或古诗了解了一点历史,还有插科打诨的《吴有用唐朝上学记》等……但是很多背景知识还有欠缺,陈卫平的那套还是难了点,想着自己当年学历史只剩下背诵应对考试考完全部归还老师的“心酸”经历,希望能轻松愉悦地将儿子领进上下五千年的历史。

谨慎做功课入了这套入门级的历史绘本,整体还算满意:



10 1增加的是一本精装《100历史大人物》:


从大禹治水讲到晚清,历史线条完整呈现,语言幽默诙谐,漫画与文字呼应得也不错,知识点密度不小,编排能看出很用心,比如将《三国志》与《三国演义》进行对比阅读,非常欣赏这种思路!插画美感也算在线,哈哈,原创绘本做到这样还求啥呢!

书的标题带有“幼儿”字眼,但是内容绝不低幼,非常适合历史启蒙。或者历史进阶娃回头熟悉历史发展脉络。

我家原创绘本千分之八九的概率,我对插画把关比较严苛,也是可以琢磨再三入的,虽然是刚需。

7、《问个不停的加斯东》之世界哲学

到手时对儿子来说非常“超龄”,我自己看了好几遍。不过寒假里只读了一部分。

加斯东是一个法国小男孩,跟所有孩子一样,常常用讶异的目光审视我们的世界,大到宇宙运转,小到互相争吵。 几乎所有的家长都有被连环拷问的时候,我们是敷衍了事还是以尊重的态度和他们一起讨论呢? 
 

儿子经常问我们的:“为什么会有战争?”“小孩为什么要听大人的?”这些问题书中都能找到答案。

第二部分:桥梁书

1、《晴天有时下猪》的一部分🐷

入手时儿子四岁,这套也是较早在难度上能被轻松接受的“桥梁书”,如今七岁再读完全可以get到其中的幽默,经常听得哈哈大笑。

从题目开始,这就不是个规规矩矩的故事。主人公—三年级三班的 畠山则安是个普通但很有想法又很能作的小学生,创办四格漫画假话报真话报,还遇到梦里来的梦孩儿,还拥有过一个能想把家搬到哪儿就能把家搬到哪儿的机器人,去过语言王国,去过神奇的哈哈哈园,还不小心放出了一只拧劲儿鬼……整个系列采用漫画的叙事方式,轻松搞笑又很无厘头,非常好玩!

西方儿童文学中“荒诞故事”的经典,一般认为是卡洛尔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个人有点偏心地认为“晴天有时下猪”是日本儿童文学荒诞故事中的经典。

我们知道荒诞小说中的讽刺意味往往与苦涩的幽默结合在一起,而且有很强的虚构感,但是下猪系列的幽默都像加了点糖一样轻松欢快,故事情节在似真似幻之间随意切换,特别难得的是,还不辱使命地传承着荒诞文学的讽刺力量:

这几年这套书呼声越来越高,似乎得到了应有的声望。大家看得都很开心吧?不多介绍,以 矢田玉郎风格的招牌式眼神作结。

2、《小淘气尼古拉》 

当初做了很多功课入手仍担心鸡肋,就入了第一辑五本的。

先说优点:很贴近同龄孩子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尼古拉在学校发生的那些捣蛋捣乱的“淘气”轶事,拍毕业照乱哄哄的又吃又打又胡闹都没拍成,迎接部长参观时排演的节目也因为太捣蛋取消了,熊孩子被锁在水房里……读每一章节都被精力过剩的熊孩子们各种闹剧笑得流眼泪。再比如老师想让同学们安静下来,就在第一排科豆同学(他班倒数第一名)桌上使劲敲戒尺,科豆以为是因为他,就一声不吭去站墙角了。可能是职业关系很多故事读来都能产生画面感,可以说这套书几乎承包了寒假阅读的全部笑点。

儿子很喜欢这个系列,他是个很乖很乖的小男孩,可能内心也住着一头小野兽吧,小尼古拉和他的死党们做了他想都不敢想的大事件。每次读到口干舌燥也不让停下,不得不承认,作者这种“儿童本位”写作思路很抓孩子的心。

缺点:不知是译本的关系还是原作者有意使然,语言有点小暴力,每个章节故事都会有一言不合大打出手的桥段,“扇了他一耳光”“给了他一拳”“他们就打了起来”,这样的描述比比皆是。读了这几天,儿子就问:“妈妈,怎么扇耳光呀?”小手比划着觉得很新奇。

缺点2:字很小行距很密!对人肉故事机非常不友好!读完110页要累瞎眼的节奏。

图书市场一直有种怪现象,一本书不管里面装着金子还是垃圾都卖一样的价格,而且越是质量堪忧的书出版社越是奢华印刷字大行宽装帧豪华来增加卖点,一些经典好书却想方设法吝啬用纸!就比如阅读版校车,印刷质量简直不敢恭维!全凭借书的内核撑起奇迹般的销量!

缺点3:本能地感觉译者为追求语言新异,很多语句读来不顺畅,这是读其他国外桥梁书不曾有过的体验。看某当上也有这样评论的。

总之,男孩可买,但不算是这辈子错过会感到遗憾的书。

3、《少年读西游记》在读中

不怕被扔烂西红柿地斗胆说两句,原创的真正适合儿童的作品,极少极少。

我不是一个对“国学”“古典名著”多么感兴趣的人,甚至算是“冷眼旁观”那种。自己的黄金阅读期都献给了欧美文学。敢对低幼古典名著下手,天秤座妈妈真是下了一番功夫做功课的。省去一千字。

较早想入手这一套,还有一个原因。儿子听钱儿爸讲《超级西游记》听得如痴如醉,至少两遍了,对各路神仙妖魔如数家珍,而且谁跟谁是同门师兄弟,谁的师傅是谁,谁坐骑是什么,谁有哪几样宝物,都烂熟于心。我是在大咖出神入化的演绎和儿子的影响下慢慢对《西游记》有好感的。

一天晚上当小尼古拉系列都剧终之后,儿子要求开始这个系列。“我早发现这套书在书架上了。”对于听过这个系列(虽版本不同)的孩子来说,再听妈妈讲,轻松有趣,就当是温习了!儿子时不时给我解释一番,天知道他的小脑瓜里存了多少东西!

西游记的故事已经走过900多年的时光, 今天我们仍在不断书写、编排、改写新的西游故事,水平也是参差不齐,有的为取悦儿童追求简单明了缩减原著,致使文学价值大大削减,这也是我那些年迟迟没考虑入手的原因。

之所以在某当8万多评价中仅有极少差评,有这么几个小亮点:

1⃣️语言通俗但保留了几分古文的典雅味道,所以跟其他版本那种讨巧迎合幼儿的语言,绝不在一个段数。

2⃣️增强了一些趣味性,例如每一话开篇都有预告,介绍核心人物,还预告精彩环节,勾起阅读兴味。

3⃣️插图古朴又不失俏皮,美感也在线,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大片文字的沉闷感。

4⃣️设有引领孩子将书读“厚”的拓展。

个人很喜欢这种编排思路, 每章完结时设置了两个环节。一个是“乐读西游,趣学国学”,为小读者梳理这一章中隐藏的传统文化知识。

另一个是“西游情报站”,为小读者展现西游记中的历史科学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帮助小读者突破一本书的局限,培养发散性思维,学会开拓性阅读,拥有更开阔的眼界。

有一定阅读积累的孩子可以前后联系左右勾连进行新旧知识的迁移,借此机会查阅资料不断发现新的“别有洞天”。文学历史地理相互贯通让阅读变得更加立体。

相对其他版本,这是非常推荐的一个系列。

4、《了不起的狐狸爸爸》

最早入的单本,后来双十一收了13本全套,很庆幸不是带拼音的。

这个故事一晚上读完的,累得下巴快掉了。非常有意思,情节很曲折但是不复杂,儿子完全可以听懂,我看同事三年级孩子也捧着达尔的作品在读,无疑也是年龄跨度特别大的套系。

暂且就发这些吧。

一月份的阅读报告出来了:





英文的未统计在内。简单绘本是自己读的,虚构类占了绝大部分。这只是一个极短节点上的阅读偏好。

皮亚杰说儿童在六七岁时处于前运算阶段,所以加大了对童话、想象幻想类作品的阅读。我们娘俩都是不折不扣的科普迷,学期中读得多,寒假以字数较多的“大部头故事”为主。

于我而言,希望从小给儿子提供丰富的通识教育,助他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知识体系,所以这几年在买书没有停下,选书的范围也很广泛,自然、数学、地理、历史、哲学、文学、艺术……各种领域无所不有。 
 

生活特别美好,总会不断遇见那么多好书,买书读书,都很容易让人幸福。

一上寒假话唠体阅读记录就以一张图结束:

(完结)


赞40
收藏279
3年前
绘本是纸质书还是app呢
3年前
daniel😊😁😄😃
3年前
我的记忆的这个本书,
3年前
happy to me😄这个本书,我想有,
3年前
18857119220
3年前
😃😄😁😊😀 i love this book 📖
3年前
字写的好画也好
3年前
芊芊姐姐 字写的好画也好
谢谢亲!感谢您的鼓励,我们坚持练习下去
3年前
双鱼606 绘本是纸质书还是app呢
纸质书啊,没听说过绘本app呢
3年前
我家六岁的娃也天天读不一样的卡梅拉
更多

推荐阅读

8岁
日志
13岁
日志
12岁
日志
9岁
日志
9岁
11岁
日志
6岁
11岁
日志
柠檬是唯一的水果
2013
好物甄选
作者热门日志
 赞52 · 收藏421 · 评论30
小一上学期中文阅读记(一)  赞54 · 收藏380 · 评论20
 赞65 · 收藏302 · 评论23
 赞41 · 收藏211 · 评论19
 赞8 · 收藏54 · 评论6
 赞5 · 收藏9 · 评论5
相关讨论
 435个回答
 405个回答
 140个回答
 132个回答
 125个回答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