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计3967字。分为5部分。
1.有明确的目标
2.有专注的状态
3.有练习的能力
4.有复盘的意识
5.特别注意的方面
重点内容已标红。
放暑假以来,娃每天早晨进行中考体育项目训练,家长之间有了更多的交流。一起集训的孩子中,有个高高瘦瘦的小男孩,每天5:30起床,背1小时单词 课文,然后再出来训练。训练结束后,上午自主学习,下午是物理、化学的辅导。
据孩子爸爸说,孩子平时学习很刻苦,但成绩不见起色,就付出与收获来说,不成正比,初二最后一学期期末考试年级总排260左右。这个成绩是上不了顶尖高中的,第二档高中的重点班也够呛。
问题出在哪儿?
这种情况的孩子,学习态度上是没问题的,有上进心、肯吃苦,知道“付出才有回报”“勤能补拙”。问题就出在思维方式上和学习方法上。思维方式决定学习方法,学习方法影响学习效率,学习效率决定学习成绩。
过于刻苦的努力,不一定能取得相匹配的成绩,很多情况下,打满鸡血的开头却没有换来大功告成的结尾,在足足体验了一把“头悬梁、锥刺股”般的努力后,甚至连自信心都被磨灭了:我这么刻苦,成绩还是不行,大概天生不是学习的料吧。
用功刻苦,是取得好成绩的前提,但不是决定性的。决定性的是什么?
是有效学习。
什么是有效学习?
有明确的目标
学习一定要有目标(结果),以目标(结果)倒推过程。以结果为导向,以过程管理为重点。过程好了,结果自然好。
王健林说过一句话:“定一个小目标,比如先挣它一个亿”。那么目标指的是什么?其实就是具体的标准——具体数字、时间期限、详细计划、大量行动和每日每周的进度情况。
一个人如果没有清晰的目标,就会经常陷入迷茫。所处的环境越复杂、学习任务越多样、大脑需要花费在“筛选”“安排”上的精力就越多,说通俗点就是“耗神”。所以我们在学习启动之初,把学习计划、学习任务、学习资源全部都安排好,就为大脑节省了“筛选”的时间和精力,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到学习上。
把注意力放在推进学习进度上,享受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目标必须是具体的。
目标必须是可以衡量的。
目标必须是可以达到的。
目标必须有明确的期限。
比如:
目标a:这一年要好好学语文。
目标b:这一年要增加阅读量。
目标c:这一年要读100本非消遣性的书(12月31号前)。
目标a不是具体目标,太空洞太模糊,相当于废话。
目标b比目标a好一些,但是无法衡量。
目标c是最具体的目标,有数字、可量化、有期限。
将大目标拆分成小目标,目标越明确,注意力的感知精度就越高。精力越集中,技能越精进。比如要练琴,那就告诉自己:“连续三次不弹错,就是本次练习的目标”而不是“我要练琴半小时”。比如背诵文言文,那就告诉自己:30分钟内背过且准确无误,就是本次的目标,而不是“背课文”。
再比如:
设定目标:期末考试语文成绩90分以上。
拆解目标:根据语文考查内容,基础知识部分、文学常识部分、现代文阅读部分、文言文阅读部分、作文部分,哪些是薄弱环节,差在哪儿,能提几分。每部分做个目标,提几分,再根据目标去制定学习计划。
有专注的状态
更科学的模式是:极度专注 主动休息。
进入初高中,需要极强的专注力,俗称“坐得住”,能认认真真的学上几个小时不分神,是需要从小就培养的习惯和能力。这也是我为什么一直强调小学培养习惯的重要性,因为它直接决定了你初高中的学习状态。
有些孩子,在学习时给你的感觉是很认真很刻苦,但成绩就是上不去。
为什么?因为不走心、不过脑。
比如:
跑步的时候,手脚在动,脑子里却在想明天的工作;
吃饭的时候,嘴巴在动,脑子却在想刚看完的电影;
学习的时候,手眼在动,脑子里却在想刚看完的小说;
......
这些都是我们常见:分心走神。这些行为模式虽然司空见惯,却大大影响了日常的学习或工作效率。“明明我比别人都努力、刻苦,学习时间长,为什么还是不如别人成绩好?”
这种“做a想b”的思维模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我们烦恼和无能的来源。
你努力再多,都只是虚假和无效努力。
不走心、不过脑,成绩自然上不去。
想要进入到身心合一、深度沉浸的学习状态,有2个条件:
1.明确的目标。
2.极度的专注。
这个“极度”指的是100%的把专注力投入到手头的事情上面,而不是还在想其他事情。但是百分百投入专注力很难,怎么办?缩短极度投入的时间,比如把1小时的学习缩短成“30分钟的100%投入”,这样的效果好于“1小时的学习但只投入了70%”。
好的学习模式是,做a的时候彻底关注a,做b的时候彻底关注b,a和b之间必须有非常清晰的边界。否则模糊的思维对自己的能量损害很大。
比如:
给自己设定30分钟,背过、默写《陋室铭》。
前10分钟,朗读课文,复习相关知识点、字词释义。
后10分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课文。
再10分钟,默写、检查。
在这30分钟内,清空一切不相关的学习资料,统统拿走,书桌上只放一本语文书和默写本。
脑子里也清空一切,目标只有一个:背过、默写。
有练习的能力
针对理科,
每学完一个章节以后,精选20道题目,难度控制在中等(一般教辅上都会有基础、培优、拔高题目区分)。计时,一定要计时,把这些题认真做一遍,做完以后用20分钟把这些题的思路迅速地讲一遍。
为什么要限时20分钟呢?就是1分钟讲解1道题的思路,用时越短,说明对这个题的熟练度越高。
尤其是理科类题目,一定要训练熟练度,因为中高考是在单位时间内对解题速度和准确度的考查。磨磨蹭蹭地把一道题做完和三下五除二把一道题做完,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学习境界。
针对文科,
绝对不是一遍就吃透所有的知识点,每一遍都要有计划——因为从来没有一蹴而就的事情,要循序渐进、逐步深入。
第一遍:看目录,看标题,了解学什么。
第二遍:理解一些基本的概念。
第三遍:知道每一章要解决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的原理。
第四遍:重点练习,攻克难点。
后面就是一遍遍的检漏。
在这之前每一遍碰到的理解不了的都记录下来,期待下一次解决。
总有一步,会理解、掌握这个知识点。
不要一次想抓住所有的知识,只会特别累特别无助,从而害怕这一门课程。
有复盘的意识
在学习中,复盘即是通过回顾、反馈、改进,帮助自己更好的掌握知识点、提升学习成绩的过程。学会复盘,才能让所学的知识真正掌握并逐渐形成体系——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成长。
有了规范的学习行为才能培养出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形成适合自己的有效学习方法,三者是相辅相成的。而形成这三要素的有效手段,就是复盘。通过复盘,不断总结、不断反思、不断调整、不断改进,在这一过程中规范行为、养成习惯、形成方法,打下了这个基础,会形成良性循环,会越来越好。
如何进行复盘?
每周一个小复盘、每月一个大复盘,每学期一个全面复盘。
一是看课本看笔记。
课本上的概念、定理、公式、例题、课后题,都要认认真真过一遍。每当老师教完一个单元,就可以默写这个单元的知识框架(思维导图),然后再在框架里记下这个单元的重点。
在一些“关键”的地方,标注上‘参看教科书多少页’。到了考前复习阶段,有的孩子总是翻看很厚的教科书,一遍一遍从头看,抓不住重点,但你却不用,你就看自己总结的知识框架,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查漏补缺,既省事又有效率。
二是整理归纳错题。
拿出课本对应的课时练之类的教辅以及各种做过的卷子,注意错题复习方法:
1.错题出现在哪儿(写明对应教科书或者练习册第几页)
2.错题对应的是哪个知识点(详细的写明知识点,理科还要写清推导过程)
3.同类型题目刷了多少,正确率怎样,是否真正掌握
特别注意的方面
1.“努力”只是手段,“学会”才是目标
努力学习是一种态度、手段,但不要本末倒置,把努力学习当成奋斗目标。具体体现在「我要学多长多长时间」而不是「我要学会某个知识点」,这是一种错误的思维方式。
2.只管“往前走”,没有“回头看”
一味追求进度、任务量,只管“往前走”,却从不“回头看”,不重视错题和复习,不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错过的题重复错,最终的结果就是泛泛的学习,什么都懂点,但又都不全懂、不深入,很多地方都有漏洞。
3. 热衷寻找方法,迟迟不去落实
每天都在找学习方法,找新的学习资源,新的学习课程,却始终定不下适合自己的方法和学习资源、学习课程,也不知道怎么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不会在别人分享的方法基础上灵活调整,要么无脑式照搬照抄,要么就静静地躺在网盘里。磨刀不误砍柴工,但你一直在磨刀,什么时候砍柴?
4.不注重基础,总是追求高大尚的难题
所谓的“基础不好”,根本原因是没有真正掌握当下所学的每一个基础知识和能力,在每一个基础知识和能力上都有所欠缺和不足。这些欠缺和不足,对于某个章节、某个单元、某个专题的学习来说似乎影响不大,好点的能掌握100%,差一点的能掌握80%,二者差距似乎并不大。
但关键的问题在于,如果某个学科的多个章节、单元、专题基础都有欠缺的话,那就形成了整个学科的基础薄弱;如果多个学科的多个章节、单元、专题基础都有欠缺的话,那就构成了学习整体上的基础薄弱。
当初掌握的80%就会降为50%、30%——“零星的点”没学好,肯定织不成“一张网”,在未来的学习进程中只能是举步维艰,难以提升——因为你违背了循序渐进、稳打稳扎的基本学习规律。
重视基础,重视课本。
课本是中高考命题的发源地:
所有的中高考题都可以用教材上的知识去解决;
许多中高考题都能在课本上找到“根源”;
相当数量的中高考题是对教材例题的变形、改造及综合;
所有科目的中高考题都是“材料在课外,答案在课内”。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