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小学阶段语数英三科一定要我排序列重要性,我一定会是把语文放在首当其冲的位置。曾经我非常不屑于语文,在应试层面,和身边很多人一样,认为除了基础知识是有标准答案外,阅读理解和作文都是没标准的;在学习知识层面,基本是跟着学校赶鸭子似的课文走,茶余饭后再来点自己的阅读。大家都经历过的是,为什么作者的中心思想一定是答案那个呢?作文好像只有因循大纲的框架套路,才能高分等等。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说某一年的高考,其中一篇阅读问作者写这篇文章的主旨,标准答案连写这篇文章的作者都站出来说自己当时并非这么想的。
可是,如今在陪伴孩子学习的过程中,我逐渐调整了自己这一“不屑”的态度。改变认知,首先从我工作多年的感受说起。我观察了下身边同样努力的人,归纳、表达能力强,是特别容易出类拔萃得到认可的。这类型人,也往往能够做到有条理地、清晰地把各种琐碎的事情一件一件做到位。这些能力,除了在工作中不断思考、改进、完善自我外,和从小的学习背景也是有一定相关性的,语文学的好的人,尤其能体现上述的综合能力。包括我自身,相对来说,语文会偏弱(古文部分理解能力不足,阅读理解归纳总结能力不强),反而是数学、英语、历史会比较强,所以综合看,我的逻辑性、思维清晰度不错,但是归纳总结能力是有待加强的。于是,无形中,我会把自己的这些认知融入到带孩子学语文的规划思路里。孩子现在是四年级,语数英三科,从无论是应试层面还是综合掌握知识层面,确实语文会比较弱:
1. 入小学之前,没有培养好阅读习惯,没有积累古诗词熏陶,语感不强;
2. 男孩子相对女孩子来说,对语文的兴趣度不浓,尤其在应试方面,一涉及阅读理解、作文,就各种问题浮现出来;
3. 三年级以前,我把重心放在了阅读习惯的培养上,课内学习的引导不足,也由于时间分配考量,忽略了每天诵读课文这一重要环节。
孩子暴露出来的问题,在应试上主要就是阅读理解和作文,基础部分则是在词语理解、句子修辞手法方面;而从综合掌握来看,我们中华上下五千年,语文涉及文史哲,需要深探的知识点是无穷的。语文素养的修炼,一定是需要滴水穿石那样打磨出来的。
追求语数英三科平衡是我终极目标,但语文一定是三科中需要投入时间最多的一科,积累阅读量、精读文章、背诵国学、掌握好课内知识、阅读理解和作文的跟进,每一样都不能忽视。时间就这么多,计划和执行力就变得尤为重要。
我们目前采用的语文教材依然是人教版,对于传说中的部编本我并没有直观感受。但对于古文的重视,我是认可的。二年级,学校布置了小学阶段必背的100首古诗,我们就坚持每周诵背4-6首。背诵完这一百首后,我不定期以诗人,写作主题等为主线,再增加了很多其他古诗词(我正在整理过去两年里诵背古诗使用过的资料素材,以帮助孩子更有条理、更深度地认知古诗词,希望能尽快成文,分享共勉)。日积月累之后,发现儿子对于诗词的语感、涉及的历史背景和人物能逐渐积累系统的认知。
我们也曾经熟练诵背完三字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启蒙教材,涉足了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能了解很多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国学、古诗词的积累,目前带给儿子更多的是潜移默化的价值观、学习态度的影响,能够理解和配合我对于他的学习时间的安排和规划。三字经里提到的“人不学,不如物。幼而学,壮而行。”,增广贤文里提到的“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等等,对他的行为是有一定的督促效用的。
课外大语文跟进,我们每周都必做的是:
1.每天阅读半小时,阅读书籍类型包括文学名著、作文书籍、历史和其他如名人故事、数学、科普等。每读完一本书,我都会扫描进花生网,跟进他的阅读情况。
2.每周六诵背国学,半小时左右,也就是2-4句左右,不多,但会看其中的故事和古文的解释。目前完成了《论语》的学而篇,开始了一小部分的《增广贤文》。
3.每周日诵背古诗词,4-6首,一小时左右。其中包含复习曾经背过的,以及选2首新的来背。由于有了前期的积累,小学必备的100首我们已经基本都背诵完毕,而且也经常温故而知新。这学期,我主体使用《藏在古诗词里的地图》、《唐诗三百首》(从元末唐初第一个提及的诗人汪绩的诗开始,按照时间顺序一个一个背诵,以加深儿子对诗人所处历史时代和背景的认知)。
但课外修炼并非能在短期内解决儿子语文应试能力不足的致命伤,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大概总结了如下原因: 1.上课专注力一直是他的硬伤,小动作多,听课质量有限。这个状况这个学期才有了改善。
2.做题习惯不好,书写图快,书面不整洁;看到题目就下笔,乃至发现不对,就涂涂改改,又或者因为这样,题目没看清,根本就写了错的答案;阅读理解没读清楚文章就写,很多都能在文中提炼,但没有仔细去看。
3.知识掌握不牢固,尤其上了四年级,对于词语理解、近义词反义词、词语运用、句子修辞手法等都需要熟练掌握,阅读理解的归纳部分也是大部分孩子的弱项。
4.作文功底弱,涉及写想象力作文还可以,毕竟童话、科普书籍看的比较多,但涉及写人记事、尤其是写景,就充分体现出思路乱、文章通顺感、字词运用、句子修辞法等的不足。
问题多多,也不可能什么都抓。我消化了下,基础是根本,环环相扣,打好了字词句基础,紧抓紧跟课内,读、背、写三者结合,总是会有提升的吧。
行动上我是这么安排每天的语文学习的:
1.关注紧跟老师布置的学校作业:作业内容包括了预习课文、相关诵读和背诵、书面作业、单元测前的复习、精读《同步阅读》、单元作文等。这是我每天首要的跟进任务,尤其是在诵读和背诵上,成为每晚的必修课,大概是10-20分钟的样子。
2.课外补充作业:每天大概10-20分钟的样子,我选择了一本《举一反三精练》,跟着每一课走。这本书我个人很喜欢,每课都有归纳字词、课文的难点,对应有练习(包括字词部分、课文内容、以及阅读理解、写作训练)。由于时间安排,我基本上会让儿子做前三部分,通过练加强他的审题能力和知识巩固。
3.单元复习:我一般会使用《黄冈详解》跟进儿子的课内学期情况。每晚读课文的时候,我会让他同时读下详解的本课感知,我有时间就会跟进下近义词、反义词、词语理解这些他薄弱的部分。单元复习,我会以这本里的单元小结作为指引,并且把每课后面的课外拓展,也选择一些和他过一下。并会使用《期末冲刺100分》,选择一些他不擅长的题目,让他练习巩固。
4.阅读理解:虽然儿子从一年级开始都有每周坚持做1-2篇课外阅读理解,这无形中对他知识面的提升是起到作用的。但我忽略了答题技巧的引导,以致于涉及应试,他出现了各种状况,比如能从文章中找到的,他就是喜欢自己编;或者因为没想清楚问题,找错地方,归纳不完整等。所以,最近我开始尝试和他去分析他所做的阅读理解,引导他一定每篇文章要看3次,读透文章。我相信,这些技巧学校老师一定是有讲的,但是他是否能应用得好,还是需要家长给些帮助。
5.作文引导:除了去机构上阅读写作课外,我结合他不善模仿和思考的情况,和他一起分析和看《黄冈详解》和《举一反三精练》的单元作文,引导他去模仿。但我发现男孩子根深蒂固就爱自己创作,模仿学习能力还是需要时间去提升。
临近六月,还有一个多月就要期末考了。我买了《黄冈微测验》,打算每天渗透一些,检查他还有哪些知识点不足之处,通过多练改进他的不足。
这么写下来,大家就会发现,我们每天额外花在语文的时间上,包括阅读,大概1-1.5小时。
分享一些我们正在阅读的书籍:
路漫漫,肯努力总是没错的。写下此文,与大家共勉。也希望能多向语文学得好的家长讨教学习。